今日看点:3D打印成为全球智能制造领域关注热点
5月31日消息,全球首创的3D生物打印血管,有望年内获得人体临床试验批准。一位业内人士介绍,这意味着如果进展顺利,产品有望在未来5年左右投入市场。
“四川造”3D打印血管有望年内进入临床试验
全球首创的3D生物打印血管,有望年内获得人体临床试验批准。一位业内人士介绍,这意味着如果进展顺利,产品有望在未来5年左右投入市场。
女孩手臂麻木查出恶性肿瘤 植入3D打印人工脊椎
4月23日,同济医院骨科熊伟教授通过全脊柱整块切除技术为一名年青患者切除了颈胸段三节受肿瘤侵犯的椎体,并通过3D打印技术为其植入个性化人工脊椎。5月29日,患者出院。这也是华中地区首例该类手术。
国内首个惠普全球3D打印批量化创新中心开始装机测试
5月29日下午,国内首个惠普全球3D打印批量化创新中心十多台惠普3D打印工作站(包括4200/4210多个型号)落户广东佛山兰湾智能的装机画面曝光。
3D打印应用于制药行业,风险与收益何在?
3D打印允许通过修改用于打印的CAD文件来定制产品。它允许更快速和更便宜地制造新药的各种迭代。另外,可能使用生物3D打印的肝脏或肾脏组织来评估新药物。
3D打印在医疗:可能我们以后再也不需要活体器官了
作为最能紧跟前沿技术的行业,医疗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风口。到今天,医疗行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从医疗器械、器官到手术等全方位的3D系列产品和应用。
国际3D打印嘉年华明天开启 全球最长3D打印混凝土桥将亮相
值得一提的是,嘉年华上,来自中国顶级学府的建筑研究机构将不断挑战极限,尝试在智慧湾观景鱼池上方打印一座14.1米混凝土人行桥。这也将成为全球最长3D打印混凝土桥。
3D打印复制云冈石窟:为了千年容颜“永驻”
云冈石窟研究院联合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数字化团队前后历时两年,复制窟整体长17.9米,宽13.6米,高10米,真正实现了云冈石窟第三窟1∶1还原,这是世界上首次使用3D打印技术实现大体量的文物复制工程。
首个3D打印培训及技术推广中心成立
记者从长沙市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3D打印联盟)了解到,湖南省首个3D打印教育培训及技术推广中心已于日前成立。
2021年亚太地区的ICT(含3D打印)支出达到1.5万亿美元
根据IDC的报告,到2021年,除日本以外的亚太地区(APeJ)信息和通信技术(ICT)支出(包括新技术)将达到1.5万亿美元。
Tec.Fit通过3D扫描和打印技术革新定制服装
Tec.Fit的意愿是客户将能够从舒适的家中获取他们身体的3D扫描图像,然后将其传输到他们正在购物的电子商务平台。使用Tec.Fit的3D打印系统,电子商务平台将3D打印客户的真人大小模型,以确保完全定制的合身。
如何成功3D打印柔性线材?
3D打印一直是21世纪的热门话题。人们一直在使用3D打印机,并试图创建许多对象。柔性线材是广泛使用的材料,可用于制造任何复杂的弹性设计。
MIT和宝马合作研发3D打印弹性充气材料
据外媒报道,麻省理工学院(MIT)和宝马(BMW)正在研究3D打印空气技术新形式,可以彻底改变汽车内饰。
科学家研制出3D打印智能凝胶
研究人员打印出几块高大约2.54厘米的人形智能凝胶,把它们放在电解液里,然后给电解液通电。凝胶在电场作用下可以前进、后退、抓取物体、移动物体。
Zimmer Biomet的首款3D打印脊柱植入物获得FDA批准
去年,该公司获得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对3D打印脚踝融合系统的许可,而且现在正在引入脊柱植入物,这表明该公司对这项技术非常看重。
惠普将推出改变行业规则的金属3D打印机
为了将3D打印行业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全球打印和个人电脑巨头惠普公司宣布其金属3D打印解决方案将于今年晚些时候进入市场,从而推动价值12万亿美元的全球制造业向前发展。
MIT和BMW合作研发3D打印弹性充气材料
据外媒报道,麻省理工学院(MIT)和宝马(BMW)正在研究3D打印空气技术新形式,可以彻底改变汽车内饰。
3D打印费料?掌握这六个设计要素降成本提效益
众所周知,3D打印技术能够支持塑料、树脂、陶瓷、金属等种类丰富的耗材进行打印,因此其被广泛的应用到航空航天、医疗、工业设计等众多领域当中。然而,在缩短研发周期,减少装配、降低模具成本的同时,企业却更关注3D打印技术对制造成本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企为什么要采用3D打印技术?
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新产品研发频次越来越高,周期越来越短,而研发费用是越来越多,难度越来越高。面对新的形势,于是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企采用3D打印技术。
资讯订阅
-
3D打印珠宝首饰倒模工艺
2019-05-13
-
铸铝缺陷激光熔覆修复
2018-07-16
-
3D打印人才培育校企合作方案
2018-07-07
-
耗材认证解决方案
2018-05-14
-
3D打印特色教育建设方案
2018-05-02
-
精彩的混搭_机器人与3D打印、VR和新材料技术的结合
2018-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