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减轻80% 增材制造推动液压系统进化的五大优势
增材制造工艺允许完全自由的几何设计,而不存在孔重叠的风险。 并且增材制造生产的液压块相当轻,不仅减少材料浪费而且还可以更加小巧。
乐高领投1900万美元 电子照相3D打印技术有望PK注塑
Stratasys旗下的子公司 Evolve Additive Solutions(EAS)宣布完成由乐高集团牵头的1900万美元股权投资,参投者包括Stanley Black、Decker Investments以及第三位未披露的投资者。
2017年中国3D打印行业发展数据分析
目前,中国的3D打印技术与国外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技术和市场应用方面,研发水平不高,与市场衔接度较低,未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据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3D打印技术专利申请数量达到9809个。
Nanoscribe微纳米3D打印全面涉足中国市场
世界领先的纳米制造和精密制造用高精度3D打印机制造商——Nanoscribe GmbH目前在上海成立了一家分公司——纳糯三维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首款3D打印燃烧器试行结束 西门子又一次领先驱动
近日,全球首款3D打印的SGT-700燃气轮机燃烧器在意昂集团位于德国黑森州菲利普斯塔尔(Philippsthal)的联合循环电厂中已经运行达到一年,成果引人瞩目,该燃烧器无问题运行已超8,000小时。
惠普的野心:瞄准3D打印规模化生产
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生产商惠普正在积极布局全新的3D打印领域,并决心将其用于工业制造,以占领未来12万亿美元规模制造业领域的下一个高地。
大众汽车转向大规模定制3D打印零部件
德国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是HP Metal Jet 3D打印机的早期客户。现在,大众汽车技术规划与开发主管Martin Goede博士揭示了该公司对这种新型金属粘结剂喷射技术的计划以及大规模定制车辆的未来前景的进一步细节。
哈工大团队世界首创陶瓷3D打印技术
纳米结构陶瓷粉体技术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王铀教授团队研发,属于世界首创,这项技术可使3D打印机打印出任何一种陶瓷产品,甚至已经消失毁损的珍贵陶瓷艺术品。
Zortrax发布LCD光固化3D打印机 比SLA快8倍
从外媒获悉,波兰3D打印机制造商Zortrax发布了一款新的3D打印机:Inkspire。 与Zortrax现有的3D打印机系列不同,Inkspire是一台光固化3D打印机,而不是熔融堆积设备(FFF)。
浅析一个“百年技术”——3D打印
近几年,随着一批如巴斯夫、三菱、万华等这类化工巨头开始涉足、逐浪3D打印市场,3D打印这片蓝海又重新被公众的视线所聚焦。
中国军工行业将3D打印做到极致
之前就有报道称,歼31、歼20都大量采用了3D增材技术,它们的主梁都采用了钛合金一体成型技术,大大减轻了重量的同时,让战机结构更加牢固,飞大过载的时候更安全。
生物3D打印公司Aether和UCLA携手开发人造肌肉
机器人的发展已经走过了漫长的道路,如今的机器人已经改变了传统的硬质金属机器形象,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机器人是一个不断扩展的领域,从虚拟现实应用到人造肌肉,应有尽有。人造肌肉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应用,其应用包括假肢、植入物、给药系统和其他医疗设备等。
康复辅助器具7000亿元大市场,3D打印占几成?
由于康复辅助器械大都是个性化定制,与3D打印有许多结合点。而3D打印在医疗康复领域的应用已经有了很多新的突破,国内外康复医疗界对3D打印的认识显著提升,不少康复机构开始接触3D打印。
绿色环保无污染?3D打印没有你想的这么好
在过去的十年里,3D打印已经成功捕获了公众、工程师和环境梦想家的想象力。它被誉为制造业的一场革命,也是大幅度改善环境的机会。
3D打印市场规模扩大 桌面级3D打印机极具潜力
当前,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3D打印机已经广泛用工业生产的多个领域。在推广应用的过程中,桌面级3D打印机的需求不断增长,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许多便利。3D打印市场规模扩大桌面级3D打印机极具潜力。
新一代增材制造:迈向下一代工业3D打印重要一步
德国,奥格斯堡/法勒尔、克拉林、乌尔姆,一年前,Premium AEROTEC、戴姆勒公司和EOS联合发起“新一代增材制造”(NextGenAM)项目,为3D打印技术在大规模批量生产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3D打印那些有趣的应用盘点
3D打印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
金属3D打印领域,谁是真正的黑马?
在经历了“兴奋期”“科普期”和“迷茫期”之后,更多清醒的企业家和创业者看到,3D打印已经站在了临界点的关口上,只有在技术上真正实现突破,才有可能脱颖而出。
到2025年 GE运输将生产多达250个3D打印机车零件
GE运输公司正处于使用增材制造生产机车部件的早期试验阶段。如果试验证明是成功的,那么到2025年3D打印可用于生产多达250个机车部件。
资讯订阅
-
3D打印珠宝首饰倒模工艺
2019-05-13
-
铸铝缺陷激光熔覆修复
2018-07-16
-
3D打印人才培育校企合作方案
2018-07-07
-
耗材认证解决方案
2018-05-14
-
3D打印特色教育建设方案
2018-05-02
-
精彩的混搭_机器人与3D打印、VR和新材料技术的结合
2018-04-26